当前位置:

造化大宋_分节阅读_231

捂脸大笑Ctrl+D 收藏本站

韩邈笑而不语,这还真是他的手笔。当初发行国债的时候,为了甄琼“财不外露”的打算,韩邈的确没有购入更多国债。但是得知了王韶单骑招降之事后,他立刻吩咐人下去收购债券。每券比息钱多加一贯,足能让不少人心动。

随后,报上开始刊发秦凤路的消息。传奇般的大胜,兼之垦荒有成,可是妥妥的利好消息。那些精明的商贾,立时打起了国库券的主意。须知当日国库券可是二十万贯一日售完,不知有多少富商权贵错事了良机。现在眼瞅着秦凤路局面好转,这些人哪还能坐得住?哪怕买来屯田,也是赚的啊。

不过他们入场稍显晚了些,现在国库券的价格已经开始攀升,不再是加价一贯的行情了。而且经过多方宣扬,还有不少人待价而沽,收购起来肯定更加麻烦。然而只要秦凤路局面不变,这些人对于土地的渴望就会一再提高,国库券的价格自然也要水涨船高。而等这物事有了行情,那些交引铺、钱铺的大商人又哪肯放过。下本钱来炒,就是另一种局面了。

当然,这浑水韩邈是不打算趟的。炒到最后,肯定是勋贵、宗室、达官的混战。因此他收的券也不多,只一万贯。待利润足够时,分批出手即可。

不过这些心思和细微的操作,对于甄琼来说毫不重要。听到韩邈又收了一万贯的债券,他心头那块石头“咻”的一声就飞走了。一万贯啊!到时候卖了,岂不能赚个三四万贯?这何止是买地修水利的钱,盖个庄园都够了!

一下扑进韩邈怀里,甄琼用力在他脸上亲了一口:“还是邈哥聪明!”

温香软玉入怀,韩邈也轻笑出声:“琼儿亏的,为夫总要给赚回来才是。”

这话可戳在了甄琼的心尖上。也不顾自己其实占了天大的便宜,他喜滋滋的搂住了怀中人。还是老话说得对,娶妻果真要娶贤啊!

第143章

国库券升值的消息,很快也被谏臣查知。立刻有御史上了奏章,言有奸人借国债逐利,使得人心不古。

然而对赵顼而言,人心古不古不重要,好端端的国债突然升值,才是要紧事!因此王安石入对时,他忍不住也问了一句:“王卿,听闻国库券已经升到了每券十七贯,你可知此事?”

对于国债,王安石的态度其实颇为复杂。这是韩琦遗政,他并不怎么喜欢。但是当日二十万贯一日售空,却也让天子见到了民心所向。这是能推行变法,让天子下定决心的好事,因此现如今,他也没法反对的太坚定了。

想了想,王安石道:“臣有听闻此事。王韶劝降番部的消息传来,市井便有人买卖国库券。应当是有人图谋秦州质田,故而提价收券。”

“果真是为了秦州田亩啊。”赵顼长叹一声。他也猜是这个原因,因此更是懊悔。十五贯一顷地,还是卖的太便宜了,没见涨价还有人要吗?这样一来,他岂不是折损了好些钱财,让那些贼人赚了?

见天子沮丧,王安石便进言道:“也是秦州局面好转,才会有人升价买券。此事与大局无碍,国库券上早已写明息钱,不论升降,朝廷花费皆为定数,不至亏损。况且高价买来的田亩,必然是要耕种的。将来秦州粮食增产,也有利边防。”

道理是没错,赵顼还是有些肝痛。不过这话也不好跟臣子明说,他咳了一声:“券价骤升,终归不是好事。将来若再发行国债,还是减少质田吧。”

没有质田的一年期国债卖的不也不差吗?看别人炒自己颁行的债券,滋味真是不好受啊。

这话倒是让王安石眼前一亮,果断道:“官家明鉴。边郡垦荒,也能改为军屯,由弓箭手垦种。如今秦州施行不差,旁的边郡也能依例而为。”

赵顼当然知道王安石对于国库券的态度。但是低息借钱,实在是件让人欲罢不能的事情。让他放弃,又有些为难。想了想,赵顼还是道:“此事还要看将来河湟局势,不妨等国债到期后再议。倒是军中新法,可有计较?”

这才是赵顼目前最关注的事情。以前国库空虚,入不敷出,他满心都是赚钱。但是现在修盐田,开矿山,连铜铁产量都大有增益,钱倒不是他最在乎的东西了。军队疲不堪用,才是心头大患。

王韶如今已经劝降了十二万番部,若是军队改制赶不上,他要如何发兵征伐吐蕃?更甚者,天下皆是弱兵,如何能征西夏,平辽国,收复燕云十二州?故而此事,方为当务之急!

王安石自然也清楚天子的心思,立刻道:“臣等正在修改保甲法,不出月余就能定案。泾原路经略安抚使蔡挺,在陕西着力推行的将兵法也颇有成效。恰逢首倡此法的张载入京,官家亦可问对。”

“可是吕卿所荐之人?”赵顼思量片刻,终于想起了这人来历。只是吕公著推荐时,言其学有本原,乃是当朝大儒。未曾想此人对军事还有见解,登时来了兴趣,“那便招来入对吧。”

张载也没料到,刚刚进京,就被天子召见。天子问政,他自然也以“复三代之治”作答。这本是个中规中矩的答案,未曾想问完政事,天子竟然又提起了兵事。他在渭州时,曾是蔡挺幕僚,为其军府提过不少建议。其中就有“兵将法”,旨在训练边民,与军旅一同作战。还有提议罢除戍兵换防,招募边民为边军驻防等等策略,大多被蔡挺采用。如今天子突然问起,莫不是要用他的法子了?

对于张载而言,这当真是个意外之喜。当年他有心从军,也是范文正公相劝,才选择了潜心经学。然而考取进士后,他担任的多是边郡司法参军、军事判官等职,对于国朝兵事更有了深刻了解。若是这些法度能通行全国,说不定真能一改弱军的弊病。

然而心动之余,张载也不免有些犯难。毕竟举荐他的御史大夫吕公著并不赞成新法,哪有一进京就转身投靠王安石的?再说新法初行,局面尚不稳定,冒然为之反倒不好。故而张载称自己对政事还不熟悉,推掉了二府的差事,转任崇文院校书。

确定了官衔后,他也稍稍放松了些,开始走亲访友。自然也要见见两个远房外侄。

“叔父来京,恰逢其时。”程颐见到张载,就笑着道,“如今气学在京中可是名声大震啊,不知叔父有何见解?”

这也是张载急急入京的原因之一,他轻叹一声:“我之学说以气为本,未曾想精研十数年,还只是知其皮毛。这‘大气压力’之说,恰似醍醐灌顶。太虚之气分清浊,有动静,却难验造化根本。只是无形无状的气,如何能成就世间万物?如今始知,气也有力,能作用万物!”

在他的学说体系中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一物两体,动必有机”。就如气化水,水化气一般,气聚时生万物,气散时成太虚。故而才有了阴阳变化,成了天地万物。只是如何让人相信万物皆为气化?草木禽兽焚之为气,不足为奇。但是山川河流也为气,怕是世间大多数人都不会认同,更难想象这些东西是如何从气变为山川的。然而“大气压力”的发现,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。正因天地之间的气始终在用力,才能塑造山河。而万物无感,正因为阴阳早已调和,能抵御这种无处不在的力。

那些元气、浊气,乃至碳气的说法,更是一点点完善了他的理论,让他这个不信僧道之人,都有了结交通玄先生的意思。

程颢闻言却微微一皱眉:“那大气压力,哪有这般博大?叔父所想,怕是过了。”

他不能不多说一句。张载话里话外的意思,分明已经有了“气在万物先”的深意。若是如此,那“理”又在何处?他兄弟二人如今学术尚未大成,但是对于“天理”的认知已经摆在了极高的位置。就如韩非子所言,“万物各异理,而道尽稽万物之理”。天地间必然有个至高不变的“天理”,方才有“气”的外在表象。

程颐则更为直白些:“气有生灭,理却永存。大气之力,正印证了天地有‘道’。因有此‘道’,方能拘束大气,衍化万物。”

这跟张载的理念就有些不合了。世间肯定是存在着规律和道理的,但是没有“气”作为承载,要如何依凭?他不由皱了皱眉:“正叔所言谬矣。气从未消散,只是自一物化作另一物罢了。这变化,方才是‘理’。正如那覆杯止水一般,若非杯中无气,焉能显出大气压力?”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