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在时间紧迫的情形下,纪知年给出的建议是扬长避短。
先让庄刘两位大人看到他心向晋国的诚意,再恰到好处的展现他与其他公子相比的优越,以及他的可造性,在初步得到两位大人的肯定,在晋都站住脚跟后,再图后谋!
萧烨在听取纪知年的建议时,也会提出一些他自己的疑惑和见解,这无疑让纪知年对萧烨这个弟子更加满意,毕竟谁也不喜欢辅佐一个没有想法的木头人,那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。
半下午的时候,庄良和刘蔚依约来到将军府,在见到陆珩后,两人皆满怀感叹。
想当年,大将军陆奇也与他一般,是个风度翩然的少年郎,俊美非凡,张扬意气。可也没见陆奇在战场上厮杀几年,就成了个五大三粗,满身血腥气,叫人不敢轻易靠近的大块头。
陆珩与庄刘两人也不熟悉,以晚辈的身份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后,就将萧烨推了出来,让他去应付两人。
陆珩在把萧烨推出去后就离开了,他也不清楚庄刘两人和萧烨聊了些什么。
在两位大人离开将军府前,特意找到他,向他行了谢礼,并且言明,会在三日后以王族重礼迎公子烨回王宫。
听了庄刘两位大人的话,陆珩便明白了,萧烨的表现让他们很满意,至少让他们觉得,不惜代价把他从梁国接回晋国,是没有错的。
接下来的两三日,萧烨也没有丝毫的松懈,他通往客院一去就是一天,闲暇之余就拿着书简充实自身。
在与纪知年的交谈中,陆珩也知道萧烨的进步是极快的。
时间很快就到了萧烨该回王宫的时候,他在仆役的伺候下,穿上晋公子特有的华贵服饰,发丝高挽,露出光洁而白皙的额头,他剑眉入鬓,眉下是一双深渊似的双眸,显得幽沉而稳重。他的背挺得笔直,傲然而立的他,整个人都透着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。
陆珩站在不远处,望着萧烨缓步走向亲自来将军府迎他的晋文公,在行至半途时,萧烨脚步忽然顿了片刻,侧眸望着他的方向。
陆珩勾起唇角,对萧烨摆了摆手。
作为迎回公子烨的功臣,陆珩也是有封赏的,在萧烨踏上前往王宫的马车后,就有仆役来请他同去王宫受封。
晋文公只是恢复了萧烨的公子身份,并没有当场加封他为殿下,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,与朝臣反对有关。
许多朝臣都有各自属意的公子,他们还为了殿下之位奋斗许久,当然不想被莫名出现的公子烨摘了胜利的果实。
而朝臣反对的理由也很是正当,公子烨虽是晋国出生,但他自小便长在梁国,难免不会因梁国挑唆而对晋国心生恶意。
晋文公看着现在都还在为各自利益谋算的朝臣,只觉得身心俱疲。若他们的心思用在抵抗外敌而非内斗上,晋国何至于到如今内忧外患的地步?
晋文公已近油尽灯枯,接回萧烨差不多耗费了他大半心力,再听朝臣好一番争吵后更是心力憔悴,他暂时把萧烨托付给了庄良和刘蔚,又给陆珩封赏了个官职,便再不听朝臣异议,径自离开了。
可晋文公的行为也算是给了朝臣一记重锤,将公子烨托付给庄刘两位大人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公子烨现在虽未被册封为殿下,但殿下之位迟早会是他的。
谁让庄良和刘蔚是心腹,被赐予了辅政的权力,而他们没有呢?
萧烨站在大殿中央,听着朝臣们因为他争吵不休,全程不悲不喜,好似引起众议的人不是他。
师兄说,喜怒要不形于色。
第19章血染山河18
陆珩也站在殿前,全程听完了朝臣的争吵,颇觉意兴阑珊。
晋文公离开后,绝大多数朝臣的不满都转移到了萧烨身上,他们皮笑肉不笑的对他说着恭喜,眼底蕴着深深的忌惮和满满的恶意。
不管朝臣对他的是恶意,是试探,亦或者是善念,萧烨都照单全收。他面上噙着淡然而不失礼貌的微笑,对前来与他搭话的朝臣都是相似的态度,不软不硬的挡了回去,叫人摸不透他真正的想法。
庄良和刘蔚站在旁边,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萧烨,心中对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很是赞同。此时的他不宜立威过早,沉默又表现得太软弱,顺着对方的话四两拨千斤的挡回去是最妙的,由此两人对他的满意之色更甚。
作为大将军陆奇第六子,很多人还是首次见到陆珩的真面目,对他多少有些好奇和顾忌。
不过因着将军府的没落,有不少人都从心底轻视陆珩,表情也高傲自满,不愿意屈尊与他说话。也有的人想着他是从梁国接回公子烨的人,多少也算是晋文公的心腹,便上前试探他的态度。
陆珩不像萧烨,他没想过要在晋都伸展拳脚,对前来试探的人,他都是不冷不热的回绝了。他态度强硬,落了几个大臣的脸面后,就没人继续来他面前自讨没趣了。
萧烨亲自送陆珩出王宫,庄刘两位大人在离开前殿后就立刻去了晋文公的寝宫,两人刚踏进寝宫就闻到一股浓厚的草药味,以及一声接着一声沉重的咳嗽声。
晋文公靠坐在塌上,塌上放着小案几,案几上分放着几堆竹简,其中有的是晋文公拖着病体看过的,有的是没有看过的,重要的放作一堆,目前不必处理的放作一堆。
庄良和刘蔚不敢打扰他,垂首安静的立在一旁,等他看完手上的竹简。